top of page
IMG_0635_edited.jpg

Marco Pang  庞辉

江苏常州人,从事中国艺术品研究和收藏三十七年,涉猎书画、佛像、瓷器、家具、竹雕、木雕、石雕,着重钻研中国金陵画派和中国六朝佛像等金陵古都文化,尤其喜好紫檀、黄花梨古家具收藏。现为中国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顾问、中国林散之研究院艺术指导,美国北美华人收藏协会副会长。

翰墨传世 灿若星辰

 

        2017年11月,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在现、当代艺坛上,毕生以甲骨文入书入印者,寥若晨星,难成俦匹,秦士蔚先生就是研究这一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一代大家。

       我与秦士蔚先生相识于1981年,我们相邻而居18年。先生创作环境极其简陋,常年在一间只有十平方米的坯子房里研究甲骨文、篆刻和书法。由平房延伸搭建的坯子房又矮又小,冬天寒气袭人,夏天酷暑闷热。那些年我常常晚归,夜深人静周边一片漆黑,唯独那矮坯房里还亮着灯光,那是先生戴着老花镜孜孜不倦地伏案耕耘。当时的我虽然十分敬仰先生,对先生探究的甲骨文艺术也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因生活拮据,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敢奢望我的人生有一天会和深奥的甲骨文艺术产生联系。是先生的毅力和精神吸引了我,我从好奇开始,经常在一旁观摩,到不知不觉地当起了他的助手:磨刀、揉墨、裁纸、洗笔、查找资料。在天天相处、日日相伴中先生成了我的引路人,成了我可敬可爱的老师,而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先生的忘年交,成了先生的知己。18年中先生让我感动、敬佩的事数不胜数,由于文章篇幅仅说一件:先生一生从未卖过一幅字,没有售过一枚章,却在古稀之年,花了整整两年的工资购回《甲骨文全集》(50本),足见先生对艺术的钟爱和投入。

18年相处相伴,先生研究艺术时忘我的沉浸入神,探讨、实践、创作时的一举一动,至今仍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先生是良师益友,也是尊长。他把我带入艺术天地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传教着艺德,影响了我的一生。本书的出版,既是自我学习的总结,也是对秦士蔚先生谆谆教诲的感恩,更是向先生学习,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一个窗口;同时也为东西方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提供一些甲骨文研究的素材。

       秦士蔚(1922-1999年),中国江苏淮安人氏,号丹霞,当代著名甲骨文篆刻和甲骨文书法艺术家。先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因其学识渊博,成果非凡,被评为中国江苏省甲骨文学会首席顾问,并受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荣誉馆员,其作品入选于中国第一、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曾多次参加国际书展,赴法国、日本、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展出。2009年,先生的作品应邀在纽约联合国大厦隆重展出,影响空前,吸引了大批研究、热爱甲骨文的国际专家和友人。

       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秦焕,字文伯,清咸丰十年进士,入翰林官至广西按察史。老淮安市南门如今仍完好的保存着秦焕故居,有二百九十多间房屋,面积甚大。宅院雕梁画栋,大门和“明三暗五”的堂屋砖雕精致异常,堪称一绝。先生的祖父秦少文为淮安城内著名的大财主之一,父亲秦寄尘幼习诗书,秉性正直醇厚,聪明好学。考取秀才后,入国子监,赴朝考入选优贡,任七品京官。秦寄尘善书法,尤精蝇头小楷,著有《寄庐诗稿》三卷。秦家与大文豪、甲骨文古文字学家罗振玉、著名甲骨文大收藏家刘鹗等江淮饱学名流来往甚密。先生就是在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成长。他自幼就对诸子百家、训诂名扬、金石文字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其父望子成龙心切,拜请当时精古文、擅书法的包百龄先生为他当私塾老师。这一切,都奠定了先生厚重的古文化(字)的功底。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先生对其乡贤所藏龟甲兽骨,爱不释手,对龟甲兽骨上的契刻文字,从起初的好奇、惊叹转而学习、研究,直至借鉴、变法,达到融会贯通。先生经年翻阅于手上的一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几乎无处不圈点注释。《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卜辞》、《甲骨文编》、《殷墟书契菁华》、《金文诂林》等许多工具书常置案头,凡疑问之处,均经过仔细的校勘考订。先生对学术界尚未辨识和确定的四千多个甲骨文形体符号的文字,进行反复考证、反复比较、反复核对,研究考释出一百四十多个甲骨文单字,如 “起”“轩”、“意”、“洵”等字,并运用于甲骨文书法和篆刻的创作之中。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于1898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发现,至今已122年。时至今日,有关甲骨文创作的名家和上乘的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仍然不多见,这和甲骨文的深奥难辩有很大关系。同时因甲骨文原字的数量有限,用于创作常缺文少字,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甲骨文创作的另一个难度,在于其字形结构多为不规则的斜线和几何图形,这在较为方整的字符和印里极不容易安顿。放稳定了又容易少了天然澜漫的原生意味。因此,甲骨文作品往往被文学者感觉走调而否认,而拘于甲骨文摹写化的作品,又会被书法家、篆刻家所不屑。先生“取法乎上”,直接效法于先民。他精研殷商甲骨文各期的书风,汲取了武丁时期“雄健宏伟、古朴浑厚”和武乙、文丁时期“奇峭险峻、气势凌厉”的艺术特征,并揉进西周金文笔意,其体态纵横开合、曲划笔势婉转,创新而不失法度,写意而不失凝练,灵动而洒脱自然,天真而和谐统一。既表现出甲骨文契刻的刀趣,又因笔而异产生出奇特的艺术效果,形成“秦氏书法”特有的气势和古拙劲峭、豪纵奔放的雄强书风,冲破了前人甲骨文笔墨成规的窠臼,开创了“写意派”甲骨文书法,大气磅礴,气象万千。

先生具有深湛的甲骨文篆刻基础,作品灵动多姿,刀笔俱佳,时而刚健,时而苍浑,时而刚柔并济。他的作品一类为“纯甲骨”,即印中文字皆为甲骨文,如“姜西”、“王光明”、“延復”、“淮安人耳”、“百家争鸣”等,另一类为“半甲骨”,即印中文字既有甲骨文,也有金文,但无论印中的甲、金文字比例大小,最终仍以甲骨文的风貌出现。如“今胜昔”中的“胜”字为金文,“古为今用”中的“古”字为金文(其实甲骨文中有“古”字,先生弃甲骨文不用而改用金文,这肯定是处于印章布局的需要)。又如“林散之”朱文印,“散”字为金文,大有甲骨文、金文布局互补,“和谐相处”之感。

        凡先生治印,必有道理,从不盲目奏刀,故而先生的每方印都有精彩独到之处,每方印都可让人悉心玩味而魅力无穷。如白文印“力争上游”是先生“以书入印”的经典。该印“力”字的一点和“上”字的一点,好似用笔着力于纸上的墨点。先生治印,用刀极为纯熟,已不拘泥于是用“冲刀”还是“切刀”,故而此印是冲、切随意,刀随笔意走,笔意随刀生,任其轻重粗细自然变化,笔情刀趣尽显其中。

先生在进行甲骨文印章制作中,十分注重章法变化,或平正,如“南天竹影”、“不闲居”;或险境,如“孙洵”、“游于艺”;或平中夹险,险中带平,如“士蔚所作”。朱文“亚明”一印,是先生1978年的一个巧妙构思,“亚明”二字,甲骨文中全有,但先生构思时受其古文徽号文字中许多亚形文字的启发和影响,取字置于亚形之中的形式,“亚”字假借金文臣谏簋字形,印章刻成,印拓成四方联的形式,使“明”字在亚形中变换了四个方向,增加了变化,同时符合甲骨文部首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特殊规律,形式新颖,天人合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先生治印,必以甲骨文作印章边款,少则数字,多则数十字、上百字,鸿篇巨制,洋洋大观。先生作品集中的许多边跋作品如“亚明”、“秦士蔚”、“大羽画印”、“井冈山”等印章的甲骨文边款,或温厚静穆、或恣意畅达,无不古拙劲峭、娟雅秀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生创作的篆刻作品近千枚,书法作品达三千件之多。篆刻作品大约五分之三来自于甲骨文,五分之二出自于金文、汉印及少量的行楷书印。书法也有些类似,当然,其章草别具一格。无论是篆刻还是书法,其所选取和实际应用的甲骨文字,数量之多,涉及题材之广,十分罕见。

先生的印章作品,神完气足、恣意畅达、格调高古、独树一帜,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和值得研究的艺术财富,为甲骨文治印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先生是集作品和“活字典”于一身的书法篆刻家,他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使甲骨文创作一改冷峻拘谨的摹写化形象,走向笔情墨趣的表现,并且有了自己明显的风格。这是先生一个甲子的尽心打造,把汗水、智慧和理想都融入其中,从而重塑再造了甲骨文创作的崭新模式和途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声名鹊起之后,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自勉,虽居“漏屋”,却陶然自得。先生作书时,不为名利所囿,心态平和,无牵无碍,往往先凝神静思片刻,使之气沉丹田,尔后迅疾下笔,挥毫落纸,一气呵成。纸上留下的笔墨痕迹,立刻鲜活起来,一笔一划无不洋溢出大气磅礴的阳刚之气。

         先生为人纯挚正直,洁身自好,不慕浮荣。与人相处,肝胆相照,不矜夸,不虚假;对晚辈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对朋友掬诚相见,知无不言。正因为先生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节操,才能在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上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如今先生其名冠盖中国大江南北,其莘莘学子如蓝青、苏金海等桃李满天下。

       “翰墨传世良操美德千秋在,为人师表亮节高风万古存”,甲骨文字,汉字肇始,薪尽火传,绵绵不绝,先生卓越的艺术成就必将甲骨存真、历史留痕。

 

                           Marco庞 辉

2020年4月28日写于美国旧金山

bottom of page